近日,北京住總集團以卓越實力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領域和推動產業升級工程建設中取得新進展:平谷農業中關村科研總部(生物種業)創新中心項目一標段提前三個月完工,為首都種業之都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安徽雅迪年產百萬臺電動車生產基地順利投產,成為華東地區新能源智造版圖上的重要一環。
平谷種業創新高地:匠心筑就“農業中國芯”
在京郊平谷,由工程總承包三部打造的平谷農業中關村科研總部(生物種業)創新中心項目,作為北京市“三個100”市重點工程,歷經兩年精心施工,提前三個月圓滿收官。項目位于平谷區峪口鎮,總建筑面積約3.18萬平方米,采用“點狀式、圍合式、低密度”布局,集成科研樓、辦公樓等設施,著力構建“科研+科創+實驗+轉化”四大平臺。
建設期間,項目15、16、18、20號樓中庭屋面鋼結構施工成為最大難點——32噸鋼材用量、24米屋面高度、8.1米大跨度、“豐”字節點精密對接……一項項挑戰接踵而來。面對難題,團隊通過提前策劃、模擬施工、構件預拼裝、精準定位節點及設置多重安全防護等措施,攻克了構件跨度大、吊裝難度高等技術難關,打造出項目的標志性空間。項目部對安全、質量、進度和文明施工實施全方位嚴控,先后斬獲“北京市揚塵治理綠牌工地”“北京市綠色安全工地”“北京市建筑(長城)結構優質公建工程獎”等榮譽。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承接國家生物種業創新、重大農業科技研發的關鍵載體,對推動平谷打造一流農業中關村、鍛造農業“中國芯”、支撐北京“種業之都”建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目前,項目團隊正全力推進收尾工作,確保完美交付。
安徽雅迪智造新引擎:住總品質賦能綠色出行
與此同時,在安徽金寨,由工程總承包二部承建的雅迪年產100萬臺電動車生產基地于8月15日順利投產。這座占地557畝、總建筑面積22.1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園區,集焊涂聯合、總裝、后裝車間及完善配套于一體,是雅迪集團智能化、規模化、綠色化生產標桿。
面對關乎整體品質的核心環節——約20萬平方米金剛砂地坪的施工挑戰,項目團隊深入研究、精準優化,將澆筑單元面積由2700平方米調整至1600平方米,最大化利用鎧甲縫技術優勢,顯著提升地坪平整度與抗裂性。屋面混凝土保護層分割方案采用住總標準化建議,贏得業主“精益建造,追求品質”的高度贊譽。建設團隊充分發揮工程總承包管理優勢,超前策劃場地移交,精細組織交叉作業,動態管控銷項清單,優化資源配置,與業主建立高效互信機制,確保了項目順利投產。基地全面達產后,年產100萬臺電動三輪車的產能將助力雅迪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更將為金寨縣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帶動區域產業鏈升級,推動新能源機車制造水平邁上新臺階。未來,雙方將依托該基地,持續深化合作,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綠色智造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來 源:北京住總公眾號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