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仲量聯行的數據和分析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亞太區的商業地產投資活動按年縮減30%至270億美元,其中香港商業地產投資額較去年第四季跌10%至16億美元(約125.6億港元)。
仲量聯行香港資本市場部主管陳國章表示,首季商業地產投資總額下跌,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交易以中小型私人資本交易為主。受惠于內地與香港通關,投資者憧憬將帶動商鋪租金及價格回升,上季以商鋪物業交投最活躍,占總成交金額逾56.2%。直接受惠于旅游業復蘇的酒店,也是投資者注視的物業。預期年底前,投資市場仍會以商鋪、工業及酒店交投最活躍。
另外,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投資額為69億美元,按年下降17%,特別是上海以外地區的投資活動較少。新加坡的情況與香港類似,由于寫字樓及零售市場投資活動較少,投資額按年下降67%至19億美元。
由于利率不利因素及資產重新定價影響交易量,寫字樓市場的投資額由去年的173億美元下降至127億美元,創下行業有史以來最差季度表現之一。物流及工業物業市場的投資額亦按年下跌24%,乃受新一輪價格發現及融資挑戰影響,導致超過1億美元的交易宗數減少。
零售市場投資活動持續低迷,2023年第一季度的投資額為53億美元,低于五年平均每季75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區內幾乎沒有大型購物中心成交。
本季度亞太區酒店市場的投資總額為24億美元,按年下降30%,盡管酒店交易表現強勁反彈,但整體投資氣氛受到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
仲量聯行亞太區資本市場投資者情報和策略主管Pamela Ambler表示,雖然亞太區在當前的價格調整周期中滯后,但我們預計其價格水平不會有實質性的修正。我們預計重新定價的水平將在2023年第二季度達到頂峰,然后到下半年有所緩和,因為借貸成本料將隨著未來可能減息而下降。
來 源:觀點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