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最能反映企業復工率,我們原本為企業客戶準備了800份的早餐,但今天的實際需求并未達到預期。”上海某國企餐飲公司副總經理王海(化名)告訴記者。
2月10日,上海迎來春節假期后首個復工日。經記者多方采訪獲悉,雖然各區域有密有疏,但上海部分商務區寫字樓的復工率不足兩成。
上海陸家嘴金融城某寫字樓物業經理告訴記者,現在整個大樓復工企業不多,企業人員多以值班為主,樓內辦公總人數較以往占比在10%至20%的樣子,大多數企業都采用居家辦公或錯峰上班。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物管人員除了加強防控宣傳之外,還會及時做好信息登記,并為客戶提供免洗手液洗手、測量體溫等服務。
上海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副局長薛英平向記者表示:“整個陸家嘴金融城有4.3萬家企業,約50萬白領。我們采取的措施是一樓一方案,一企業一表,復工的人數、名字都要登記在冊。如果不相符,是不允許復工的。為了防止異常體溫的人員出現,每棟樓宇都設置了隔離間。按照上周五晚上的統計,今天整個金融城有10.8萬人要復工,我們反復做工作,最終將復工人數控制在6300家企業大約8萬人,確保整個金融城運行平穩有序。復工的企業主要是金融類企業、貿易類企業、律所等。”
在王海看來,上班首日上海的一些園區寫字樓的復工率最多也就三四成。“上海某設計院企業平時每天中午約有1400人在公司就餐,今天中午只有400人左右;上海某金融園平時每天中午大約有120人在園區就餐,今天中午算上物管人員一共50余人在園區就餐。”
在徐匯區虹橋路上的某商務樓前,記者駐足數了一下,該商務樓一共15層,其中只有4個樓層部分房間亮著燈。保安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是企業復工第一天,但真正復工的企業應該兩成不到,大樓內的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不少企業員工到公司來只為拿個電腦方便回家辦公。
在該商務樓邊上有一幢創業孵化商務樓。該商務樓物管人員透露,截至下午2點,進入大樓的企業員工大約只有平時正常時期的10%。
萊坊董事及上海研究及咨詢部主管楊悅晨表示,從整體來看,上海各個寫字樓集聚區都有企業復工,如果是以員工進公司上班(包括進公司輪崗)為復工的統計口徑,那么大概已有50%左右的企業開始上班,這些已經上班的企業多為央企、國企和民企,外企則多采用在線辦公以及員工輪崗的形式。
楊悅晨認為,此次疫情對于上半年的寫字樓市場的影響比較明顯。最直觀的影響是寫字樓帶看數量大幅減少、到期租戶搬遷意愿下降、受疫情波及的企業寫字樓租賃預算減少。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