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的房地產走勢,實際上從上半年的表現不難解讀出,種種信號也都非常明確地傳遞了樓市的方向。
1、“房住不炒”的屢次被重申體現了調控的持續性和長期性,不容動搖。
今年關于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顯得格外耀眼,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之前有時候會不提,本以為今年更不用提了,但是事實上官方多次提到房住不炒。目的很明確,就是打消人們想當然認為今年市場特殊而會給房地產搞特殊的期待和幻想。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卻非常需要定力。尤其是今年突遇特殊情況,房地產肯定不能出問題,經濟增長也需要房地產。可是你會發現,房住不炒依然被多次強調,這說明什么?不是說房地產不重要,而是說房地產很重要,重要的是它不能跳出穩定的大趨勢。哪怕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我們依然不會改變房住不炒的初衷,絕不動搖,而且還要長期堅持下去。
因此,國家對房地產的態度沒有變,調控的決心和力度沒有變,依然是遏制投機炒房,絕不會手軟。如果還寄希望于調控會全面放開,這種幻想只會耽誤自己。制造再多的熱銷氣氛,也抵不過國家對房住不炒的喊話。
如果不是及時給出這么明確的答案,如果調控的決心和力度動搖,那么購房者可能還會猶豫不定,還在徘徊,究竟該不該買房,能不能買房。現在好了,這也正體現了對購房者的負責,購房者將更加有信心有希望,更加踏實安心,不再徘徊不定。該不該買房不用擔心政策的多變,不用擔心市場的多變,只需要調整好自己即可。
2、以房住不炒為基礎,靈活運用因城施策,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房價不會大漲大跌。
大家會說,死守房住不炒也不行啊,比如今年房地產市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況,如果還嚴厲執行調控,那么很可能會出問題。但事實上,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擔心也是多余的。為什么呢?那就是,有因城施策來做后盾。在堅定落實好房住不炒基礎上,最大的趨勢就是保證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表現在房價上就是不會大漲大跌。
房住不炒是沒有可放松的余地,但是因城施策就是對嚴肅執行的一個靈活變通,我們回顧一下,成交量的冰封期,房價并沒有大幅下跌,成交量的大幅反彈,并未推高整體價格。這就是調控在起作用,調控就是在約束中做著平衡的工作,當市場不好時防止房價大跌,當市場好點時,又開始防止房價大漲。
你會發現,今年上半年因城施策更加精準地調控了市場,防止一刀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是最有效的。
正因為穩定趨勢需要因城施策,所以房價無論怎么波動,都不會脫離穩定的主線,購房者也應該明白,無論市場好壞,房價都不能破壞市場的穩定大勢,購房者不應該再為房價大漲大跌擔心,他們只需要關心房子,關心手里的錢,這才是回歸居住屬性。
3、房地產再也不能捆綁經濟增長以此要挾政策必須放松。
面對經濟增長,我們客觀面對,不唯經濟增長,但不代表不重視經濟增長,我們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但是也在積極復工復產,全力以赴。我們不悲觀不放棄,所以,中國或是極少數2020年經濟呈現正增長的國家。有銀行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是2.5%,明年會出現經濟反彈,原因是今年經濟增長基數比較低,此外今年很多政策推動了明年經濟活動的增長。
2020年中國不再設定明確的GDP增長目標,主要因為全球情況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這是官方給出的原因。
今年面臨非常特殊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對待,這也是特殊性的表現。而且如果確定了具體的增長目標,可能就不知道需要用多少資源來拉動經濟增長,這樣房地產可能又會被重新擺到一個重要地位上,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否則,之前所有的努力可能將會白費。
今年把保障生命安全以及后來的民生和就業放在第一,這說明我們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民生,這在全球也是非常顯著的,體現了我們的優越性。發改委也表示,雖然沒有直接提增長目標,但經濟增長的內容已經融在其他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之中。
所以,不用擔心經濟增長問題,更不用擔心民生問題。既然我們對經濟是這種態度了,那房地產還有談放松或放開的空間嗎?
4、市場和保障兩條腿走路,老舊小區改造完善便民設施,讓市民更宜業宜居,民生保障得到長足發展。
下半年,你會看到,除了商品房市場繼續加大供給力度外,保障性質的住房也會更加有力落實。未來將更加強化市場和保障體系的完善,市場的歸市場,保障的歸保障。
此外,存量房市場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不再一味搞大拆大建,必須通過現有的城市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來拉動經濟增長,這是市場需要,也是民生需要。完善便民設施,不僅包括居民的老舊小區改造,也包括一些公共設施的完善。
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我想,不單單是建筑、建材行業,老舊小區的改造加速,也必然會讓電梯、物業管理、停車設備等都將大大受益。
7月1日,北京市發布《關于開展危舊樓房改建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北京危舊樓房可通過翻建、改建或適當擴建方式進行改造。改建項目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范圍,可獲得補助。
這很可能將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是穩增長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既保民生,又穩投資,同時拉動內需,這是跳出過去房地產思維的重要意義,也是回歸居住屬性的必然結果。
5、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
今年的報告中提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也就是說,現在的新型城鎮化更加注重產城融合、和諧宜居、城鄉統籌、生態節約,不再只是追求快,也已經從傳統房地產中跳脫出來。
這幾年我一直跟大家強調一個概念,那就是城市群,這次以更高層次的報告提了出來,城市群的概念將變得更加意義非同一般,再次把城市群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珠三角、長三角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等發展都有政策上的推動作用。
對于購房者而言,或許未來還有這些地方能有機會,那就是中心城市、都市圈以及城市群。全國共有19個城市群,這些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75%的人口,創造了88%的經濟增長。
未來的購房者或主動或被動選擇都市圈或城市群中大城市的周邊城市,不要看當下,未來這些城市一定會發展迅猛,成為后起之秀。對于廣大中低收入人群來說,這些城市現在生活成本較低,買房壓力較小,但是未來的升值潛力巨大。你是選擇中心城市還是城市群還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
來源:好房子網
編輯:z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