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第二屆中國商業地產運營管理論壇在首鋼園舉辦。
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唐永宏提出,商業地產是企業的載體,是產業發展和提質升級的重要承載空間。當前北京市各類商業園區共計644個,面積總體量達到5400萬平方米。商業地產以專業化運營模式,優質完備的配套設施和精準高效的服務,有效助力了首都的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
唐永宏表示,北京發布了《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布局了20個未來產業,努力將北京打造成世界領先的未來產業策源高地。
2024年北京政府出資設立了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新材料、綠色能源和低碳產業、先進制造和智能裝備4只百億級的政府基金,重點加強相關領域的創新創業培育,支持關鍵技術產業化發展,為北京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隨著北京產業持續發展和提檔升級,商業地產的需求和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執行會長劉凱表示,我國商業地產市場歷經十幾年快速發展,先后經歷了重模仿的粗放開發期、重規模的高速發展期和重質效的運營管理期三個階段。2023年以來,商業地產行業告別“高負債、高周轉、高杠桿”的模式弊端,重歸穩健增長,注重運營管理價值,開始進入以“大運營、大資管、大服務”為標志的運營管理時代。
劉凱認為,未來商業地產行業需要在開發模式、營銷招商、運營模式和收入結構上實現四個“轉變”,從原來的開發企業向資管企業演進,并立足于“大運營、大資管、大服務”這三大核心能力,在廣度與深度上強化運營管理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構建商業地產發展新模式。
據悉,2024年我國商業地產市場處于筑底調整期,出現了許多行業性、結構性、趨勢性變化。公募REITs、輕資產、TOD、大運營、大資管、大服務等繼續成為行業趨勢,在更長的時間尺度里,改變著商業地產的方方面面。
論壇期間,《2024中國商業地產運營管理報告》正式發布,系統總結2024年中國商業地產運營管理服務最具代表性開發商、運營商和服務商的年度表現,一方面通過輕資產運營保持規模增長,優化利潤結構;另一方面通過不斷發力運營管理,尋找業務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