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上周(5.11-5.17)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9.4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1.2%。雖然成交面積有所減少,但總體來看,上海各區交易相對穩定,上周依然有九個區成交維持在1萬平方米以上,不過成交超過2萬平方米的區上周只有3個,比前期減少3個。
從成交結構來看,主力依然是中高端為主,但是首次改善產品在努力回歸。
上海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成交前十項目中,依然有3個均價10萬元+的產品,但是這三個項目成交排名開始降低,簽約最好的項目也只不過40套,量要比前期少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5月13日,業界矚目的全國單價地王中興路一號開盤入市,但首開去化效果不達預期。
根據上海萬科方面透露,中興路一號開盤當天完成了約8億元的首開銷售額。但上海網簽備案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上海中興路一號(備案名:靜雅名邸)自開盤以來成交總面積為228平方米,總套數僅有3套,網簽備案的成交總金額2350.94萬元,成交均價為103261元/平方米。
這一結果與萬科官方公布的數據出入較大,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萬科公布的數據可能是現場簽約額,其中很多還未網簽備案,導致數據出入較大。
但橫向對比上周成交位于前十的三個均價10萬元+項目,中興路一號的表現的確不突出。
除了此前提到的項目地段及設計等方面的問題,中興路一號的“不如意”或許也與近期上海市場高端退熱、首改回歸市場有關。
上周成交排名前三的項目均是均價在“4字頭”和“5字頭”的剛改類項目,這也與疫情前的市場成交結構較為符合。但純剛需類項目依然缺席。
有意思的是,上周上海成交超過百套的項目只有一個,也是來自于萬科的項目,即位于閔行區的“萬科紫虹新苑”,成交175套,網簽均價為4.8萬元/平方米。
對于上周上海市場整體表現,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稱:“前期在供應開閘后迎來一波集中釋放期,隨著積壓的需求釋放后,成交開始從高位滑落。但從成交絕對量來看,仍在平均水平之上,對于這種回落市場不必擔憂。另外,從近期一些高端項目認籌來看出現分化,有的項目認籌效果不如預期,而有的項目還出現多人搶一套的狀況,一改前期是項目都能全部認籌完的現象。當然,產品有冷有熱對于成交維持在相對高位的當下,也能反映出市場還是具有理性的!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