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社會民生專場。會上,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國偉表示,“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努力實現“住有所居”目標。
張國偉表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不斷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逐步形成“租、購、補”并舉的住房保障制度,全市共開工建設各類政策性住房約33.4萬套,竣工約29萬套。一是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牢牢兜住民生底線。二是調整完善市場租房補貼規定,有效盤活存量房源。三是積極試點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拓寬房源籌集渠道。四是大力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支持無房家庭置業需求。
對于“十四五”期間的工作,張國偉表示,一是調整優化公租房政策。繼續大力發展公租房,通過新建、改建、收購、長期租賃等方式,有效增加房源供應。提高公租房備案家庭保障率,全力解決大病、重殘、老齡等重點保障對象住房困難,實現應保盡保。積極推進資格申請移動端系統建設,計劃于明年試運行,實現全程“網上辦”。
二是加快集租房建設供應。進一步加大集租房建設力度,按照毗鄰功能區和產業園區、毗鄰交通樞紐、毗鄰新城的選址原則,鼓勵功能混合,促進職住平衡、產城融合。同時,加快推進竣工交用,明年計劃向市場供應集租房5000套左右,重點解決新市民等群體過渡性居住需求。政府搭建房源供需平臺,實現供地信息與開發建設、用房單位有序對接,鼓勵信譽好、實力強的企業參與建設并持有運營。繼續推進一批存量低效商業、辦公、廠房等建筑改造為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多方式多渠道穩定租賃市場。
三是加大市場租房補貼力度。組織市場租房補貼政策落地實施,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符合條件的家庭通過貨幣補貼的方式解決住房問題。積極推進市場租房補貼網上登記發放,正在聯合北京通APP開發掌上辦理業務,居民可以直接在手機終端上登記領取,無須再到街鄉窗口辦理,實現發放補貼“零次跑”。目前系統正在開發測試當中,計劃于明年試運行。
四是有效增加共有產權住房供給。優化共有產權住房項目選址,在新城區域交通方便、配套完善地區優先供應,按需配置共有產權住房地塊、布局和供應時序,帶動中心城區人口向新城轉移,實現職住平衡。修訂完善共有產權住房宜居建設導則,擬按照建筑層數執行差別化面積標準,有效增加居住空間,倡導多居室精細化套型設計,增加圖書館、健身房等公共空間,進一步提升居住品質。
五是推進住房租賃條例地方立法。強化長租房管理,控制企業資金池。強化聯合監管和信用監管,規范租賃市場秩序,維護租賃各方合法權益,使住房租賃回歸服務屬性。
來源:證券時報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