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科業績發布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表示:每一次在危機過后都能獲得一些發展機會,結合過往經驗跟教訓,談談對于如何認識危機、應對危機和在危機中找到一些機會的看法。
第一,要有勇氣;第二,要有免疫力,企業的免疫力之一體現在現金為王,萬科追求有利潤的收入和有現金流的利潤,且堅持始終不囤地、不捂盤、不拿地王;第三,要有準備,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另一方面不能只看到危,也要看到機。疫情過后,物流會有比較大的發展機會。
萬科始終是一家危機感驅動的公司,一年半之前即2018年的秋季例會,萬科的主題詞是“活下去”,當時只是出于居安思危的考慮,讓我們時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但沒想到,到今天“活下去”成了特別真實的存在。
萬科將一如既往地繼續努力,保持警醒,在變化中堅持不變的東西,尋找變化中可能的機會,讓自己能夠健康地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
在萬科內部經常有一句話叫“當好農民種好地”,做農民其實是不需要預測天氣的,無論天氣好壞都要種地,不能因為天氣不好不種地,最后有可能顆粒無收,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種地能力提高。
對我們來說,始終需要靠自己的一雙手干活,腳踏實地、心無旁鶩地去守好自己的本分。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地種好,打出糧食、多產糧食是我們的主要工作,所以我們從來不花時間去預測政策走向會怎么樣。
作為房地產從業人員,非常希望能夠讓房地產長效機制盡快落地,也就是說要更好地解決老百姓的居住問題。在房住不炒、租購并舉的大趨勢下,我有三條建議:一是要在人口流入的城市增加各類人才用房;二是要加大老舊小區的改造;三是房地產行業應該為老百姓提供更健康的產品和服務。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