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以來,我們一線城市的寫字樓空置率基本上是在20%上下運行,也創下10年來的新高。上海跟深圳甚至超過了25%的空置率。全國的寫字樓空置率接近30%,商業用房高達35%左右!12月25日,全聯房地產商會副秘書長、房訊網董事長劉凱在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七屆年會上說。
劉凱表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整個社會經濟,包括房地產,尤其是商業地產這塊都是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商業板塊損失是最大的,辦公受的損失也很大。我們一邊忙著抗疫,一邊還要促進復工,所以在今年加速了整個商業地產行業的洗牌,也倒逼商業地產的轉型和升級。當前商業辦公行業面臨的挑戰主要集中在連續多年的持續供應的高峰,推動空置率走高和售價水平的下調。
劉凱介紹,根據統計,中小微企業在商業地產租賃和銷售市場占比超過60%以上,也是商業地產,包括寫字樓、產業園主要的力量。為了進一步貫徹習總書記關于保障民營企業合法經營講話精神,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解決民營企業的困難,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我們正在向有關部門提出報告。
為此,劉凱建議,一要穩定商業辦公市場,建議放開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商辦限購當中關于面積和資格的限制,讓一部分中小企業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購買到辦公場所。
二要加快商辦租賃市場保障體系的建設,建立覆蓋全員的多層次的商辦租賃市場,讓不同層次的小微企業、創業企業通過租賃市場租賃到自己滿意的經營和辦公場所。
三要建議由政府部門,包括金融機構和商會、協會、企業共同成立中小微企業辦公住所保障基金,用市場化的手段收購或者控股部分經營陷入困境的寫字樓產業園項目。經過更新、改造、包裝以后以最低租金標準投入市場,優先提供給符合一定條件的小微企業、創業企業作為經營住所和辦公住所。
全聯房地產商會秘書長趙正挺在會上表示,房地產行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始終沒有改變,“房住不炒”仍將是行業發展的主基調。在中央提出形成逐步以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發展背景下,商業地產作為樓宇經濟、產業經濟的重要一環,比較主動應對,將行業發展、企業發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堅定為雙循環戰略發揮推動器的作用。
“商業地產是房地產行業重要的細分領域,寫字樓、產業園是承載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重要載體。當前商業地產正逐步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形成獨特的消費新業態、新物種和新生態,同時商業地產與投資、消費、產業升級發展關系更加密切,是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壁w正挺說,回顧今年的商業地產市場,我們看到了行業發展充滿了挑戰和機遇。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商業地產行業應該主動融入經濟發展的新格局,把握住新消費和新科技兩大引擎,從五個方面通過商業地產高質量發展。
第一,商業地產市場面臨著下行壓力,但需求已逐步呈現回暖的態勢。疫情沖擊下,市場供求平衡被打破,受到存量市場的嚴峻挑戰。而進入下半年以來,隨著經濟指數由負轉正,商業地產行業信心和市場需求正在快速恢復。
第二,長期來看商業地產仍有巨大的發展前景。隨著中國經濟恢復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持續推進,新商業、新辦公、新園區、新居住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市場依舊擁有著巨大發展空間和投資價值。
第三,要以團體標準為契機,推動行業供給側改革。全聯房地產商會發布的商業辦公建筑綜合評價標準技術導則既是推進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本質需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希望該標準成為未來樓宇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將來能夠以適當的方式發展成為國家標準。
第四,注重市場需求側管理和改革,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對租金運營的需求,以需求牽引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第五,利用好綠色科技賦能,通過科技化手段構建品質樓宇、智慧辦公,推動智慧化、生態化、綠色化、健康化樓宇的構建,助力商業地產駛入高質量發展的新的快車道。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