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標志性商圈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主要標志,也是世界消費流行趨勢的集中體現。7月13日,記者在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2個傳統商圈和20家“一店一策”試點企業基本完成升級改造。
2021年,全市監測的52個重點商圈限額以上商業單位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12.8%,明顯好于全市社零總額增長水平。其中王府井等22個傳統商圈完成改造升級,國貿、西單和三里屯等商圈消費業態豐富,促消費活動多樣,商業氛圍濃厚。
新消費的涌入,必然加速傳統商業項目和傳統商圈的調整升級。
從2019年啟動商圈改造提升工作,北京已經完成了王府井、前門大柵欄、CBD、三里屯等22個傳統商圈階段性的改造提升。通過對北京完成升級改造的22個商圈統計監測看,2021年,除環球度假區商圈尚未納統以外,其余21個商圈限額以上商業單位實現零售額1794億元,同比增長43.7%,兩年平均增速32.6%,占全市社零額的比重達到12%。同時,2021年北京市共引入901家首店,處于首店經濟的第一梯隊,為進一步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同時,北京通過營商環境改善、政策支持等方式,采取“試點先行”的方式“一店一策”推進傳統商場升級改造工作。目前,25家試點企業中已有20家試點企業基本完成升級改造。例如,美克洞學館由老舊電子產品售賣場升級改造為集合家居產品、高端餐飲及文創藝術體驗館;東安市場完成閉店改造升級為北京最潮的沉浸式買手制百貨;長安商場、甘家口大廈均由單一購物向休閑消費、體驗功能、親子功能的社區生活方式中心轉型,實現項目整體升級。西單更新場實現公園式休閑空間與地下商業空間融合,首店及高能級概念店集合店成潮流新地標。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2022年,賽特購物中心、藍島大廈、銀泰百貨、資和信百貨等項目也在加速改造提升。北京市商務局也將發布《北京市高品質商圈改造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將按照國際級商圈、城市級商圈、地區級商圈和社區級商圈4級商圈體系明確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通過制定“一圈一策”工作方案、完善業態配置、 凸顯競合效應、發展夜間經濟、打造數字商圈、優化消費環境等六方面路徑實施,有序推進商圈高品質發展。
傳統項目、商圈的更新,給城市商業轉型、升級帶去更多可能性。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認為,當老舊商業設施與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有較大差別,尤其是在業態結構、商業設施環境上,推動城市更新將給城市商業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商圈應該承接起當代年輕人的更多消費需求、精神需求。”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表示,商圈不僅提升時尚品位,文化打造也必不可少。一些傳統的街邊老店可以更好發揮好自身特色,打造展示城市歷史文化風貌的商業體,開發整合更多旅游休閑文化資源。
來源:北京商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