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兩會”期間,該市政協經濟委員會提交《關于合理規劃三亞市產業空間的建議》稱,三亞商辦市場供需平衡將面臨考驗,建議合理規劃產業開發總量,確保開發效果符合政府預期、市場規律及企業利益。
《建議》表示,三亞市規劃大量商辦用地,并于近兩年陸續推出,未來三亞商辦市場將集中涌入大量寫字樓和商業產品。據不完全統計,規劃的商務辦公產品建筑面積近280萬平方米,商業產品建筑面積近280萬平方米。加上現有存量,未來三亞市商務辦公產品體量約為292.4萬平方米,商業產品體量約為360萬平方米。
對比來看,深圳市2018年甲級寫字樓體量580萬平方米,人均甲級寫字樓面積僅為0.44平方米。按現有規劃,三亞市人均商辦面積遠超深圳等一線城市,其中人均寫字樓面積是深圳的9.5倍,人均商業面積是深圳的5倍。
《建議》指出,三亞中央商務區及周邊已入市的商辦類產品,目前平均去化速度為每月2萬平方米。按此去化速度,位于三亞中央商務區、崖州灣科技城的商辦產品去化周期將長達280個月。
《建議》還提到,各類產業及細分行業對商辦產品的需求存在差異。以海南自貿港三大鼓勵類產業——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例:旅游業的業務條線下放至景區;高新技術產業對辦公條件的要求較高,一般會入駐專業園區或建設自有廠房,所以前兩者對商務辦公產品的需求量并不大。而現代服務業中的物流、康養等海南自貿港市場較為看好的行業,一般呈規模化發展,也并不是商務辦公產品客群的主體。因此目前三亞商辦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產品去化速度極慢。
三亞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建議政府部門進一步合理規劃中央商務區、崖州灣科技城和海棠灣國家海岸休閑園區的產業開發建設總量,確保商業和辦公建設總量及開發節奏,與三亞的產業規劃、人口規劃高度匹配。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