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戴德梁行發布的北京寫字樓市場2022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全市和五大核心商圈市場凈吸納量出現下降,但金融和互聯網科技以及專業服務業依舊為市場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在此背景下,中海北京新城公司聯合選址中國日前舉辦了一場以“以多元 致未來”為主題的行業跨界沙龍,多家知名資本、機構管理者及專業人士聚焦北京寫字樓市場現狀與前景、商辦資產如何實現價值最大化等問題展開深度討論。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研究所所長陳靂以《當前經濟形勢與地產市場展望》為題,從專業視角出發,回顧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并對宏觀經濟進行展望,他表示,“雖然人民幣在持續承壓,疫情沖擊也導致重點區域經濟動能衰退,但國內長期發展基本面良好,經濟運行仍具有較強韌性,促銷費、促就業政策接連而出,必將引導三產進一步發展,因此寫字樓市場,特別是一線城市的寫字樓市場會受到更多正面影響。
高力國際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副董事閆寒結合當前商辦市場發展規律及特性,根據自身從業經歷,以《新引力 新動能 聚焦資本發展新趨勢》進行主題發言,他說,“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寫字樓成交量在過去幾年依舊穩定,2022年上半年,北京大宗交易總金額為126億人民幣,其中70%交易為寫字樓和綜合項目,且都為境內投資機構,隨著經濟刺激政策陸續出臺及復工復產,投資人信心將會不斷恢復。”
北京海淀中小企業協會科技金融中心副主任滕懿針對2022年商辦市場是否充沛及特點發表觀點,他認為,“不同企業對于辦公空間各有差異,行業特性加疫情原因,致使商辦市場上的產品格局產生巨大影響,也對服務要求提出了挑戰,未來商辦市場應及時掌握需求風向進行產品調整,以更好獲取客戶。”
招商證券北京東三環北路營業部副總經理蔣潮就疫情背景下,REITs如何精準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拋出自己的觀點,他說,“政府在公募REITs、房地產抵押貸款等方面支持較多,對于融資方來說有利好政策,投資方認可度也相對較高,所以整體對于商辦市場是有力的。”
來源:高力國際
編輯:ji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