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永新華進入布局非遺領域的第十個年頭。永新華進入非遺領域的十年,也正是中國非遺蓬勃發展的十年。如今,中國不但成為入選世界級非遺項目數量最多的國家,非遺保護法規和體系日益健全,非遺產業也逐漸豐富、活躍,保護和傳承活力持續提升。作為較早進入非遺領域的代表,永新華始終堅持“長期思維”保護和傳承非遺,立足非遺發展現狀,摸索出更多適合非遺保護傳承的模式。
中國非遺保護事業的發展,始終圍繞“穩健、成長”兩個關鍵詞前行,逐漸起勢。截止2020年底,中國已有42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非遺市場價值規模也邁入萬億級別。《中國非遺及其產業發展年度研究報告(2018-2019)》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非遺產業規模保守估計為1.4萬億元,且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2012年,永新華秉承“長期思維”前瞻性地選擇進入非遺領域: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不會給機會主義任何生存空間,時間和全情投入是喚醒非遺價值的基礎。
十年深耕,永新華以多元業態嫁接布局,奠定了非遺保護和傳承的領頭羊地位。
十年間,永新華先后通過資源整合、園區構建、非遺活化及行業強IP產業聯盟的建立,搭載非遺與多行業的融合,既注重非遺與大眾生活的無縫“對接”,也保持與國際非遺保護的同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非遺官方合作伙伴,讓更多人在更多場景看到非遺,了解并最終熱愛非遺。
不難看出,永新華在非遺保護和傳承中,創新出一條更新更貼近時代的道路——錨定市場端需求,更好提升非遺的“用戶體驗”,切實為大眾帶來價值的非遺,才能最終兌現自身價值并得到長遠發展。
這也是永新華基于長期深耕非遺產業的深層布局。以“供給側”改革,適應市場贏得市場,恰恰是非遺保護和傳承需要緊緊抓住的根本。
在此基礎上,永新華形成“非遺產業+非遺文旅”雙驅模式,以城市非遺博覽園為載體,集聚非遺資源,加速非遺產業落地,提供傳統文化與多業態融合共生的非遺新品,以全新思路撬動非遺保護和傳承。
從第一個十年到下一個十年,已經起勢的中國非遺正加速崛起,年輕消費群體為主力的傳統文化新興消費市場也正在形成。長期潛心非遺領域的永新華,引領非遺在形式和價值上持續創新、延展,對于非遺行業而言,永新華對行業的帶動或許更具價值。一切過往終為序章,永新華和非遺行業的下一個十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