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9月5日,由鈦媒體集團及ITValue主辦的2020全球數字價值峰會在三亞舉辦。WakeData惟客數據創始人兼CEO李柯辰在9月4日上午圍繞“企業的數據應用”發表演講。
李柯辰認為,企業的數字化不應操之過急,上來就建一個大的數據平臺,對企業來說反而是一種消耗。可以從不同的場景出發,一個場景一個場景迭代,形成數字化轉型的閉環。從數據應用、數據與業務的對應以及數據運營的路徑一步步迭代。
數據應用的維度及演進路徑
首先我們發現的一個趨勢是,人們的線上時長越來越長,并且這個趨勢還在延續,比如說我們的車載系統、家居系統一定程度上映射著人的數字世界,這使得我們的傳統企業在連接服務用戶和產品服務上面都會有更多數字跟技術手段。
在這個趨勢里面,我們發現了未來數據智能服務用戶的一個核心,這個核心其實是組織流程的協同。在這樣一個階段,傳統企業連接用戶、服務用戶,會用到很多數字工具,這些數字工具背后會有數據平臺的支撐。未來我們的傳統企業,也會用智能化IoT的設備連接用戶、感知用戶。我們可以首先看一看,做得比較好的互聯網公司是如何應用數據的。
數據應用的第一階段是數據分析,今天看天貓、看手機的銷量,其實跟互聯網公司運營用戶、推薦廣告有很大關系;第二階段做用戶運營;第三階段是智能化服務,這個服務是可以收費的。從地產行業來看,地產公司將物業服務數字化,其實是可以實現的,所以這個趨勢也是未來線下傳統企業利用數據提供服務的一個參考維度。
我建議大家現在可以盡量先把數據分析和用戶運營的事情做一做,進行業務的平滑演進。這個前提是要把IT數據收集和存儲起來,在具體的應用方面,等互聯網公司這方面應用做得成熟一些了我們再嘗試。
前面講了數據應用的過程,再看看數據的一些維度:
▶ 第一類,企業里面已經有的一些信息化的數據,比如ERP、OMS、OA上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拉通,拉通的前提先進行數據治理,比如將主數據跟業務部門數據進行拉通;
▶ 第二類,用戶數據,這方面其實現在一些傳統企業對用戶數據的收集還是比較少的,很多企業的小程序、公眾號還有CRM這些系統,基本上沒有收集用戶數據;
▶ 第三類,線下IoT數據,這是現在傳統企業的機會;
▶ 第四類,外圍數據。我們最終要通過數據這種新型方式去解決技術升級、業務敏捷、模式創新、組織協調等問題,這是我們希望應用數據之后對行業帶來的一些變化。
數據應用如何與業務對應
剛剛提到了傳統企業哪些維度的數據可以用,以及數據應用發展到了哪個階段,下面我們來談談數據應用如何跟業務對應。
以地產為例,其他行業也會有類似的現象。房地產行業的現狀是,地產開發受到的擠壓越來越大,房地產開發有一體兩翼,一體是住宅開發,兩翼是商業和物業開發。
在商業上,可以做一些用戶運營,未來還可以做智慧社區服務。當然對于智慧服務,還有很多需要完善起來的地方。今天很多企業上來就說,要做一個數據中臺、要建一個平臺,其實沒有必要,完全可以根據一個一個應用場景把底層平臺帶出來,沒有必要做一個推倒式的建設。
做數據中臺,企業能夠知道它在企業是干什么的、能產生什么作用就可以了。關于數據中臺,WakeData其實有一些自己的建設經驗。數據中臺有幾個角色,第一,它是組織文化的業務;第二,可以建立業務場景;第三,數據中臺是比較好的平臺工具。
這幾點分開來談,組織文化是長期的事情,所以短期做項目來說沒有那么重要。但我還想強調一下,組織文化其實大家都是覺得一定要CEO文化,一定要公司業務部門文化,坦率來講CIO也是可以嘗試去做一些事情的。平臺工具我覺得也不是項目最關鍵的,項目最關鍵的兩點,一個業務場景,一個是應用。
具體來看,其實我們今天所建的數據中臺也是可以迭代去建的,WakeData的數據中臺現在可以提供一些應用場景,客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場景做一些選擇性的迭代。不是一開始就上一個大而全的東西,對場景的不斷選擇,其實就是數據平臺的建設步驟,這個閉環少不了,每個閉環都要做得足夠好。
比如說你選一個場景之后,首先是對相應工具平臺的選擇;第二,對應數據資產的建立,比如數據采集,主數據治理、數據建模和數據資產化;再者就是數據應用、數據整理等,最后會涉及到數據運營。舉一個例子,很多企業為了讓業務人員清楚找到數據在哪里,會建一個數據資產目錄,這個目錄的核心其實就是一些指標數據。
重視數據運營
數據運營需要建立在數據平臺上。而數據平臺肯定是一個技術升級,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數據平臺能夠存儲更大規模的數據,能夠做數據預測,數據會變得更強,數據的多樣性也會更加豐富。
第二,企業要構建自己的數據模型,這個數據模型其實第一步是ODS(操作型數據庫),不知道怎么用的數據你盡量放到DataLake里面來,上面的模型應用可以根據產品迭代。WakeData的數據平臺提供了四個大類的場景,任何一個場景包括里面的子項可以分布式迭代。WakeData也會提供一些可以數據建模的方案。
很多認為企業數據資產更多的是指我們看到的指標,其實我們認為企業數據資產分為兩類,一類是人可以理解的數據,一類是機器可以理解的數據。人可以理解的數據是指標報表的數據,機器可以理解的數據就是算法數據,它可以據此做一些模型、預測。
客戶可以通過WakeData的數據建模方案做一個行業通用模型,比如地產版塊的通用模型、零售行業的數據模型等。數據平臺建好了之后,就可以進行數據運營了。比如地產行業可以把主要區域子公司的項目數據抽取回來,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項目規劃設計成本、營銷、財務,端到端的數據做一個主數據,然后做數據治理,繼而對數據做一些科學管理,進行數據分析。
在客戶經營層面,最多的是營銷,一個企業的用戶營銷涉及三個環節:投放、用戶運營、營銷轉化。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里面核心的就是數據平臺以及預測分析模型,分析模型要驅動用戶運營。然后進行客戶生命周期管理,在客戶生命周期管理里面涉及很多細小的分析模型,包括大家所日常聽到的歸因分析、細分分析、AD分析等,以前企業的數據不夠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場景的數據分析上做的不夠細。
具體來看數據打通之后有哪些使用場景,還是以地產營銷舉例,地產獲客之后的數據應用場景,一個是ID廣告投放,一個是銷售轉換。
房地產集團里面有商業地產以及社區服務等,這個里面其實可以做一些用戶運營的銷售轉換。并且,還可以簡單做一點投放了之后效果轉換的分析。
第二,我們可以看到在引流平臺之后,銷售導入可以看到引流平臺里面的客戶大概情況,然后可以做數據審核,做投放之后還可以拿來做評估模型,比如今天做一個線上直播有數萬個客戶進來,這數萬客戶如何做進一步的營銷轉化?
WakeData也有一個輔助銷售跟客戶溝通的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勾勒出用戶信息的大致輪廓。
剛才提到了對銷售與導購的賦能,然后對商業運營內部的運營池也可以做一些賦能,內部營銷的時候傳統企業一般沒有那么多運營人員,所以基于數據的自動化營銷對企業來說就很有必要,它可以幫助企業節省大量的運營人力,至少可以在剛開始的時候把一些運營成本轉換出來。
WakeData惟客數據的優勢
WakeData成立兩年的時間內,先后獲得了IDG資本、紅杉中國、紅點中國等頭部資本加持。我們的團隊中,研發人員的占比達到了80%,核心成員來自SAP、Oracle 、IBM、Cisco、Dell、BAT、華為、魅族、Kingdee等國內外互聯網和IT企業,具備大數據驅動與企業上云的豐富實操經驗。公司啟用深圳、珠海雙總部,并于北京、廣州設立了分公司,去年也加入了騰訊SaaS千帆計劃、英特爾AI百佳創新激勵計劃,正在積極建設數字化生態圈。
在服務行業上,目前我們著重深耕地產商業、家居家裝與泛零售行業,并先后服務了碧桂園、雪松控股、富力集團、越秀地產、泰禾集團、中駿集團、印力集團、融創地產、廣之旅、屈臣氏(香港)、喜茶、以純、伊麗匯、箭牌衛浴、嘉寶華、安華衛浴、法恩莎、精典泰迪、等知名企業。
最后,簡單說WakeData的優勢與特色,我們公司的核心是數字連接和數據智能,連接就是通過上層的數據應用,如APP、小程序等,幫助企業去連接用戶;數據智能,則在數據平臺之上,為企業提供標準化的、常用的一些數據分析、數據模型,另外,企業也可以自己做一些功能延伸以及場景應用。有了應用工具與數據平臺之后,在用戶運營方面,WakeData也提供一些運營咨詢、企業行業解決方案等。
希望未來,WakeData能夠攜手數字化生態與行業客戶,探索更多數字化場景,與大家一起,共同推進數字化進程快速向前發展,共贏數字經濟時代新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