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同時又承載并推動著人類文明的演進。北京北城從過去的深宅大院到今天的理想宜居,一直具有獨特的區域價值和配套優勢。其中,北三環的地段優勢更是其他新興區域所無法比擬的。
8月13日,“城市進化論 北三環理想人居正當時”主題論壇舉辦,權威媒體、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北京樓市發展趨勢,解析中心城區北三環區位優勢及置業前景。
中心城區的地緣優勢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一主”為中心城區,即城六區。
從區位來看,北三環區域包括了海淀及朝陽區的部分區域,北三環西側隸屬于海淀區,東側隸屬朝陽區。
規劃明確,中心城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集中承載地區,是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地區,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區。
海淀區應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朝陽區東部、北部地區,應提升區域文化創新力和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塑造創新引領的首都文化窗口區。
政策加碼,區域利好,位于中心城區北三環的地緣優勢,可見一斑。
同時,規劃提出,中心城區要降低人口密度,嚴控建設總量,調整用地結構,嚴控建筑高度。這從另一方面更突顯了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的稀缺性。
“今后四環之內極少會有大規模的新房出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北京市房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說。
“地產營銷人”出品人韓樂認為,北三環的巨大優勢在于它是不可再生的地段。“現在北京的土地越來越稀缺,新房住宅產品在四環內鳳毛麟角。從大趨勢以及今年新增供應不限價地塊來看,新增住宅供應區位以南城和五環以外為主。”
理想人居觀念的升級
生產力不斷進步,城市形態逐漸演化,從擇水土沿河而居,到村落—鎮—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自然漸變規律,人類正逐漸把城市塑造成他們理想中的樣子。
何為理想人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理想人居要以生活核心內容為考量。”陳志認為,家庭設計和功能要與生活相結合,要把生活內容、生活向往呈現出來。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認為,好房子需滿足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自然方面,要滿足居住者生理需要;二是人文環境,要滿足心理需要。”
此外,全球疫情的爆發,對房地產銷售、施工、物管等各方面的協調配合也是一次重大考驗,全社會對健康安全的美好生活有更加深刻的認知,也給人居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理想人居的觀念進一步升級。
韓樂坦誠,疫情之后感觸比較深的一點是,房子旁邊最好有一個步行就能到達的公園。把鍛煉融入到生活,把休閑和自然的交互形成適宜、舒適的生活方式。
“作為理想人居的塑造者開發商來說,打造出來的產品一定是首先要對得起北三環這片土地和位置,其次要對得起未來的業主。”北京書院營銷總經理賈宇澤表示,開發北京書院心血更多花在功能性上。“北京書院的豪宅標準體現在居住的生活品質上,體現在未來的服務上,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上,更體現在硬件設施的安全性上。”
北三環創造友居文明生活
業內人士表示,北三環區域人居質量優越,具有外城所無法比擬的地段優勢。
除了地緣優勢之外,北京書院所在的北三環區域,擁有“三橫五縱四軌道”的便捷交通,為出行提供了多樣的選擇。項目周邊醫療配套完善,商業配套齊全,可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
“自然鄰里”,環境宜人。北三環南側即是元大都遺址公園,它是北京城區內最大的帶狀公園,北邊即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京書院項目周邊還有中華民族園、地壇公園等,成為環繞在項目周圍的“自然鄰里”。
開發商初心置業擇址北三環,并以“書院”命名,文化氛圍是一大重要因素。北京書院地處朝陽區文化高地,周邊3公里內有八大學府,文化氛圍濃厚。
理想人居還離不開物業的后盾支持。據悉,北京書院“鄰禮物業”是伴隨項目成長全周期的方式來服務的,全面貫徹“鄰里式物業服務”,在規范化、標準化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賈宇澤表示,初心置業以“當代友居文明”為要素,在三環地段上將建筑的品質與生活的品位進行融合,努力塑造城市理想人居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