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致公黨四川省委以集體提案的方式,向大會提交了《打造雙城經濟圈國際化營商環境極核城市 引領成渝地區加快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提案。提案指出,將成都打造成為具有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極核城市,是引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建成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支撐。當前,推進成都營商環境國際化,亟需在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拓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路徑和提升國際人才吸引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
引進國際知名仲裁機構
提案提出,深入落實國家部署,持續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為此,提案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不折不扣貫徹中央總體要求。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全面落實中央關于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全面執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指導成都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深入研究面臨的突出問題,找準階段性工作重點,分步推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二是著力抓好具有突破效應的改革試點。用好中央賦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改革權限,組建專家團隊,系統梳理現行法律法規中不符合優化營商環境要求的規定,研究提出調整實施建議,依照法定程序爭取獲得“先行先試”授權。
三是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在經濟政策和行政法規出臺前,開展嚴格的合法性審查和市場影響評價,運用包括巡視、監察、典型案件提審等手段,督促各級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應訴、依法執行判決。
四是提升解決國際商事爭端的法治保障能力。積極爭取在成都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引進國際知名仲裁機構在成都設立分支機構,提升解決國際商事爭端的能力,積極參與國際貿易治理體系的建設與維護。
設立蓉港產業發展基金
提案建議,將自貿區成都片區、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等作為落實川港合作的重要載體,推動建立蓉港直接合作機制,豐富打造高水平、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實現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動蓉港合作方面,提案建議強化金融與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合作,打造全球供應鏈新樞紐。設立蓉港產業發展基金,采用符合國際慣例的基金運營管理模式,支持重大合作項目建設。
提案同時建議引進符合條件的香港銀行、保險機構在成都設立經營機構,提升金融服務的供給能力和質量。積極爭取擴容各類保稅區等開放平臺,引進香港供應鏈運營商、物流服務商進駐,拓展國際物流網絡,提升國際物流服務能力。
提案建議推動成都空港、鐵路港、保稅區等與香港各海、空港口的物流合作,在代碼識別、海關清關、貨運裝箱等方面對接香港物流的機制體制,建設與香港接軌的物流體系,推動兩地口岸管理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在加快擴大產業合作方面,提案建議加強與香港投資推廣署、貿發局等政府部門、商會組織的對接合作,深入推進現代金融、國際貿易、文化創意、旅游、職業教育等領域的合作。
在加強人才合作方面,提案建議建立蓉港互派產業園區管理和經營人才的機制和渠道,共建共管在蓉產業園區,提升園區建設和產業合作的國際化水平。
此外,提案主張共建國際自由貿易合作新平臺。借鑒香港自貿港建設的先進經驗,高標準建設自貿區,支持建設內陸自貿港。以建設跨部門的智能化信息系統為支撐,推動海關監管、市場監管、標準建設、商貿物流、國際金融服務等相關領域改革,提高自由貿易監管能力和水平。
來 源:金融投資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