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行業與政策
國家統計局:房地產企業化債工作有序推進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房地產市場資金來源有所改善。在“白名單”政策以及房地產市場銷售回暖的帶動下,房地產企業化債工作有序推進。表現在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6.4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收窄10.8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同比增長0.6%,去年國內貸款下降6%左右。去庫存也取得了積極成效。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比5月末減少了479萬平方米,連續四個月減少。
國家統計局:上半年國民經濟迎難而上、穩中向好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605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1172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39050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390314億元,增長5.5%。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二季度增長5.2%。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02 城市與市場
全球首例 深圳機器人搭地鐵為商家送貨
全球首例由機器人自主搭乘地鐵配送貨,在深圳地鐵里變成現實。昨日,在深圳地鐵2號線灣廈站,地鐵配送機器人利用地鐵的空閑時間段,通過AI調度算法+機器人技術實現無人化配送。這是深鐵集團與萬科合作運營的“軌道交通+機器人配送”,該機器人與智能調度系統由萬科旗下萬緯物流集成研發。
北京:公積金直付房租可“按季劃轉”
7月15日,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提取住房公積金直付房租業務試點范圍的通知》,新一輪試點工作首先在提取措施方面進行了優化,劃轉房租頻率增加了“按季直付”,也就是說,對于租金支付周期為季付的,公積金中心可以按季度劃轉可提取的公積金至住房出租機構指定賬戶,用于支付該季度房租。最新通知還擴展了業務受理的申請時間要求,凡是房屋租賃合同在備案有效期內的繳存人,均可以申請“直付房租”業務。
最新政策還擴大了試點范圍,試點住房出租機構由三家增加至四家,分別為:北京保障房中心有限公司、建信住房服務(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信富住房租賃有限公司、北京自如住房租賃有限公司,涉及全市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各1500套,商品房租賃住房33萬套。
杭州土拍收金29.86億元:濱江、綠城各斬獲1宗
7月15日,杭州迎來2宗涉宅用地出讓,分別位于錢塘區和余杭區,土地出讓面積66243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187251.1平方米,起始總價28.06億元。最終2宗地塊均溢價成交,濱江、綠城各斬獲1宗,2宗地塊共攬金29.86億元。
03 投資與交易
旭輝集團三筆境內債重組方案獲通過
據知情人士透露,旭輝集團三筆境內債“H20旭輝2”“H20旭輝3”和“H21旭輝01”已于7月11日通過重組方案表決。此三筆境內債重組方案持有人會議均為線上舉行。參會的債券持有人及代理人共持有債券張數占享有表決權張數分別為91.63%、81.71%、66.21%,同意率分別為69.92%、65.78%、85.73%。三筆債券存續規模共約30.9億元。
7.5億,上海靜安晶品大廈寫字樓出售
晶品中心坐落于上海市靜安區靜安寺商圈,其前身為歷史悠久的“靜安小亭”地塊。該項目由豐泰地產投資集團攜手太古地產共同投資,通過上海晶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精心打造,集甲級寫字樓與高端購物中心于一體。自2015年起,晶品中心的發展迎來了重要轉折點,其寫字樓部分——晶品大廈,上海世聯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8.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競得,同年年底,整個項目正式對外營業。目前,晶品大廈對外報價7.5億整棟出售。晶品中心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分為兩大部分:一座20層(名義樓層,實際辦公樓層為18層)的甲級寫字樓——晶品大廈,以及一座7層的購物中心。總辦公面積約1.3萬平方。
04 公司與項目
扭虧為盈!大悅城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0.8億元~1.2億元
7月14日,大悅城公告稱,1~6月,公司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扭虧為盈,預計盈利約8000萬元至1.2億元,主要系受結算資源、周期影響,毛利率同比上升,毛利額同比增加。
合生創展集團:上半年銷售額約79.28億元
7月11日,合生創展集團發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未經審核的營運數據。公告顯示,6月單月而言,合生創展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總合約銷售金額為約18.95億元,其中物業合約銷售約15.83億元;及裝修合約銷售約3.12億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生創展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總合約銷售金額為約79.28億元;其中物業合約銷售約72.25億元;裝修合約銷售約7.03億元。
旭輝控股集團:2025年上半年累計合同銷售總額102億元
7月14日,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2025年6月,集團錄得合同銷售(連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13.2億元,合同銷售面積10.96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2900元╱平方米,公司股東權益應占合同銷售金額7億元。2025年1月至6月,集團錄得累計合同銷售(連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101.6億元,合同銷售面積98.93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0800元╱平方米,公司股東權益應占合同銷售金額52.8億元。
華僑城A: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23億元~29億元
7月14日,華僑城A公告稱,華僑城A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3億元~29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0.56億元。報告期公司結轉項目收入及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導致凈利潤虧損幅度擴大。同日公告顯示,控股股東華僑城集團計劃6個月內增持不低于1.11億元且不超過2.2億元。截至本公告日,華僑城集團持有公司39.21億股A股股份,占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48.78%。
05 趨勢與觀點
萬科:2025年上半年銷售近700億元,回款率超過100%
7月14日,萬科A公告稱,1~6月,公司保持生產經營穩定,按期保質完成了超4.5萬套房的交付;實現銷售金額691.1億元,回款率超過100%;實現大宗交易簽約金額64.3億元;通過存量盤活回款57.5億元,并以盤活模式新增獲取項目3個,2023年以來公司已累計盤活項目64個,涉及可售貨值約785億元;經營服務類業務整體保持增長勢頭,經營效益在行業細分領域保持前列。公司繼續獲得各類金融機構支持,加快債務風險化解。上半年合并報表范圍內新增融資和再融資249億元(不含股東借款);公司順利完成164.9億元公開債務償還,2027年之前已無境外公開債到期。萬科表示,公司對業績虧損深表歉意。公司將全力以赴推進經營改善,通過戰略聚焦、經營提振、管理提升、科技賦能、融合發展等措施,推動業務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開發業務回歸良性循環,經營服務業務穩步增長,加快構建適應房地產新模式的核心能力,持續為客戶提供“好房子” “好服務” “好社區”,推動公司重歸健康發展的軌道。
穆迪: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同比增長5.2% 展現出韌性
7月15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發布報告稱,盡管面臨國內外挑戰,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仍實現同比增長5.2%,相較于第一季度的5.4%略有放緩。以季節調整后的按季度比較增長計,增長率從之前的1.2%降至1.1%。而出口為經濟增長提供了顯著助力,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則拖累了內需。穆迪認為,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展現出韌性,盡管國內外壓力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