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機構發布1-8月份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榜單。從數據上看,房企8月份無論是銷售業績增速還是拿地總額,同比和環比均下滑明顯。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1-8月份TOP100房企銷售額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均值為887.9億元,增長率均值為29.8%;而1-7月份增長率均值為36.2%,下降較為明顯。
克而瑞數據顯示,從累計業績表現來看,1-8月份百強房企累計銷售操盤金額較2019年和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9.1%和21.6%,增速自二季度以來也呈持續放緩趨勢。
8月3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住建部負責人明確表示,全面落實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央對房地產金融監管繼續從嚴。市場人士指出,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房住不炒”下房價被嚴格管控,加上“三道紅線”的重壓,愈發精細化的調控政策,房地產行業正在經歷史上最嚴監管時代。
企業拿地趨于理性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有24家房企躋身千億元軍團,TOP100銷售額門檻值220.1億元。碧桂園仍然以5606億元銷售額穩居榜首,第二名恒大銷售額為4465.6億元,萬科、融創分別以4439.7億元和4151億元位列第三、第四。
從具體房企表現來看,據克而瑞統計,2021年8月份百強房企中近七成企業單月業績同比下滑,其中26家同比降幅大于30%。同時,包括絕大部分TOP30房企在內,近八成企業單月業績不及上半年月均水平。僅保利、綠城、濱江、越秀等少數幾家企業實現同環比增長。
與此同時,房企拿地也更趨理性。申萬宏源證券地產分析師袁豪表示,8月份主流50家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17%,降幅較7月份擴大12個百分點,市場正在回歸,投資也在下行。
數據顯示,8月份50家代表房企拿地總額同比下降76.2%,環比下降51.8%。主要由于8月份土地供給量有所下降,多個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延期,受此影響入榜地塊以三、四線城市地塊為主,由于三、四線城市土地均價較低,8月份單月拿地總額相應下降幅度較大。
對此,有龍頭房企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半年公司將繼續主動控制拿地總量及節奏,審慎獲取高質量土地,預計權益拿地銷售比控制在20%以內,全年權益拿地銷售比預計控制在30%以內。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指出,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提出“人房地錢”四位一體管控的新提法,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建設也將繼續全面落實,這無疑有利于樓市進一步回歸理性。
前8個月累計調控400次
近一個多月以來,多地房地產調控加碼。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累計出臺突破400次,全面刷新歷史紀錄。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包括“三道紅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在內多個政策陸續出臺。與此同時,多地嚴查經營貸款違規入市,房企融資渠道持續收緊。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行業仍將維持嚴監管,金融長效機制的確立對房企的影響也將持續,房企經營策略未來將發生變化,房地產行業也會迎來洗牌。
據貝殼研究院重點統計的包含A股與H股合計的85家房企中,32家房企“零踩線”,躋身綠檔,其中包括保利、華潤、萬科、佳兆業、雅居樂等;31家房企一條踩線,位列黃檔;8家房企降負債情況仍未有較大改觀,三線均踩在紅檔之列。
而強監管之下,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5%,增速較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是年內首次轉負。二手房市場方面,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8月份重點監測的13個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約為5.7萬套,環比上月下跌17.9%,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達36.6%。
談及對下半年的市場預判,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文靜稱,下半年熱點城市調控延續常態化,疊加7月底住建部等八部門明確要求3年內房地產市場秩序得到明顯好轉,預計各城市對房地產開發、銷售、物業和租賃等突出問題將重點監管,房企營銷端面臨一定壓力。
來源:證券日報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