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與市場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公布,未提房地產稅
4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包括圍繞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制定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形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修改反壟斷法、公司法、企業破產法,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期貨法、印花稅法以及關稅法等稅收法律等。備受市場關注的房地產稅立法,此次立法計劃依然沒提及。(一財網)
一季度31省份房地產開發投資榜單:10地超千億,江蘇居首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31省份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7576億元,其中,住宅投資20624億元。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超千億的省份達10個,包括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四川、安徽、福建、河南、上海、湖北,千億省份數量創新高。31省份中,江蘇3220.98億元投資額,位居榜首;廣東投資額3208.66億元,屈居第二;浙江投資額2443.54億元,緊隨其后。(中新經緯)
典型房企銷售目標“踩剎車”
最近,房企陸續發布2020年年報并公布2021年的業績目標。根據中房網的統計,2021年,44家房企銷售目標增長率均值為11.85%;從最近四年房企銷售目標平均增長率來看,呈現逐年下滑的態勢。分類看,中小房企仍然有著較強的規模訴求,頭部企業則相對穩健。根據“三條紅線”的要求,“綠檔”房企的目標增速較高,“紅檔”“橙檔”則趨于保守。(21世紀經濟報道)
警惕房地產等領域涉非法集資風險
記者從4月22日召開的2021年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處獲悉,去年全國共查處非法集資案件7500余起,三年攻堅辦結存量案件1.1萬起,涉案金額3800余億元。
會議強調,積極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高度警惕私募基金、財富管理、房地產等領域涉非風險趨向,密切關注打著區塊鏈、虛擬貨幣以及解債服務等旗號的新型風險,緊盯養老服務、涉農組織、民辦學校、線上教育等民生領域,對侵害弱勢群體利益的非法集資盡早發現,露頭就打。嚴禁借建黨100周年名義開展商業謀利和非法集資活動。(經濟參考報)
政策與調控
北京開展房地產專項整治:嚴查借學區房炒作房價
4月22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工作的通知》,宣布自即日起至年底,啟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領域違法違規突出問題。本輪專項整治范圍覆蓋新房銷售、二手房銷售、住房租賃以及網絡房源信息發布四大方面,綜合采取集中約談、巡檢暗訪、“雙隨機”抽查、專項檢查、聯合執法、重點復查等方式。其中,在存量房銷售方面,北京住建委將嚴厲打擊借學區房等炒作房價、信貸資金違規購房等行為。(房訊網)
廈門排查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市 涉及金額5.84億
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廈門銀保監局積極落實“房住不炒”政策,持續開展經營貸款等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市滾動排查工作。目前,已累計排查疑點貸款5016筆,金額41.99億元,查實違規貸款697筆,涉及金額5.84億元。據廈門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排查中發現的主要違規行為包括貸款資金流入開發商或賣方賬戶用于購房、普惠性貸款用于歸還按揭貸款套利、貸款用于歸還小貸公司等搭橋資金“置換”按揭貸款等。(廈門晚報)
首付三成變六成,杭州在校大學生房貸收緊
杭州繼收緊高層次人才購房政策之后,近期在校大學生房貸政策亦呈收緊之勢。此前,在校大學生購房,作為首套可以首付三成,不過現在不少銀行已經將其首付提高到六成。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監管部門并未單獨針對在校大學生出臺房貸政策,主要根據的還是各銀行對風險的把控。(錢江晚報)
寧波查禁售樓處私采人臉信息,保利等三家房企被罰
記者從寧波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開展房地產領域人臉識別專項執法行動,今年1月,寧波市場監管行政執法人員對21個在售樓盤進行了集中檢查,目前已對非法攝取消費者人臉信息的行為立案16件,對其中3件作出處罰。記者從該局官網“行政處罰結果信息公開”欄查到,被罰企業包括寧波保利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寧波融創金灣置業有限公司、寧波杭州灣新區泛海置業有限公司。(澎湃新聞)
被約談近半月后南通發文:地價房價“雙控”,嚴查經營貸流入樓市
在被住建部“約談”近半個月后,4月22日晚,南通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從調整用地出讓方式、加強房價備案管理、建立市場監測平臺、加強住房金融監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調整住房貸款政策、強化屬地主體責任、加大督查力度等多個方面調節房地產市場,抑制樓市過熱。(新京報)
北京:鼓勵社會資本作為實施主體參與老舊小區改造
4月22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10部門發布關于印發《關于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意見》的通知。《意見》提到,鼓勵社會資本作為實施主體參與老舊小區改造。鼓勵金融機構參與投資市區政府設立的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基金。支持社會資本開展類REITs、ABS等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支持社會資本通過項目融資、公司融資等方式向開發性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中長期貸款。支持社會資本利用財政補貼、政府實物注資、產權單位和居民出資等作為項目融資的資本金。市級財政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不超過5年、最高不超過2%的貸款貼息。(證券時報網)
投資與交易
傳融創收購藍光?藍光發展回應:合作僅在項目層面
繼成功收購彰泰集團后,近期有市場傳聞融創中國又將大手筆收購藍光發展。對此,藍光發展回復表示,近期一些自媒體有關公司股權合作的描述嚴重夸大,不實。公司股權合作主要是項目層面合作,也是行業普遍現象。
藍光發展明確表示,公司經營情況正常,今年以來銷售持續向好,一季度銷售回款創歷史新高,整體經營穩健。此外,嘉寶股權交割已經順利完成,并將對公司財務指標產生正面影響。作為上市公司,藍光發展會按照監管要求及時公告需披露的相關信息。(每日經濟新聞)
恒大與同策已簽署收購協議
記者日前獲悉,恒大與同策房產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已簽署收購協議,但目前尚未交割股權。“預計同策下周會官宣,這幾天會進行股權變更。”接近同策方面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恒大收購同策后,擬將其注入旗下房車寶集團。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同策考慮將公司業務整體轉讓,而恒大與同策簽署的協議,或開出了比較嚴苛的條件。”而對于恒大收購同策的消息,同策方面和恒大方面暫未回應。(財聯社)
企業與項目
萬科:一季度營收622.6億,歸母凈利潤12.9億元
一季度,萬科實現營業收入622.6億元,同比增長3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房地產業務的結算面積為374.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5%;貢獻營業收入530.0億元,同比增長 34.6%。
第一季度萬科房地產開發及相關資產經營業務收入的毛利率(已扣除稅金及附加)為 16.1%,毛利率下滑主要和近年來地價占房價比例提高有關;截至報告期末,萬科凈負債率為15.5%;持有貨幣資金1966.0億元,遠高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總和 723.7 億元;剔除預收款項的資產負債率亦為 69.5%,符合“綠檔”企業標準。(房訊網)
中國鐵建:一季度房地產板塊簽約銷售276.72億元
一季度,中國鐵建房地產板塊實現簽約銷售金額276.72億元,同比增長252.33%;簽約銷售面積約169.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3.99%;開工面積約224.4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7.86%;竣工面積45.4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2.87%。(房訊網)
清數科技園一期6月底交付使用
天津市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又一重要載體——面向大數據產業、智慧產業招商的清數科技園,目前全部封頂并已進入全面裝修階段,一期ABC三座板樓6月底交付使用,整體年底交付使用。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占地約70畝,總建筑面積143184平方米,主要用于承接北京以及周邊數字型企業入駐。(北京日報)
天津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2024年投用
天津高新區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項目啟動暨簽約儀式日前在海洋科技園舉行。項目位于天津高新區海洋科技園西中環以西,毗鄰高新區科技展示中心、信息安全產業園,總投資17.55億元(其中政府專項債資金8億元),總建筑面積14.79萬平方米,預計2024年4月竣工投用。(北京日報)
洛陽官方回應國家畫院違建別墅事件:將改作安置小區
關于中國國家畫院龍門美術中心20套違建別墅被沒收事件,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委宣傳部回應稱,龍門美術中心的美術家公寓是2015年開始建設的,當時空間規劃“多規合一”的政策尚未出臺,該項目符合土地總體利用規劃,所以開工建設。
開工建設后,發現該項目不在城市四期總體規劃之中,無法進行審批,所以在2016年停止建設。當時希望在完善相關手續后繼續建設,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一直沒有完善手續。這些違建別墅的后續計劃,是調整劃撥到龍門園區管委會的一個安置小區,作為配套設施來進行統一規劃。(中國新聞周刊)
罕見!昆明擬整體拆除15棟高層爛尾樓
爛尾7年后,昆明云錫金地15棟高層爛尾樓將全部被拆除重建。近日,昆明市五華區官網公發布了一則《麗陽星城二期A1A3A4地塊擬拆除工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告》。根據公告,麗陽星城二期地塊的權利人西山土地房屋開發經營(集團)有限公司申請對麗陽星城二期A1A3A4地塊進行拆除重建。據了解,一次性拆除15棟高層建筑,在昆明乃至云南尚屬第一次。(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房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