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8日電,全球房地產服務及投資管理公司高力國際華北區研究部董事陸明8日在一場線上媒體會上表示,目前中國的疫情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中國經濟料成為第一個從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中逐步復蘇的經濟體。
陸明認為,目前,在全球降息和量化寬松的大趨勢下,中國經濟的逐步企穩將給全球投資者帶來信心,下半年資金會加大流入 中國市場,布局無疫情且經濟企穩的市場會成為全球避險資金的首選。
中國核心城市的優質資產可能成為各路資金最青睞的“避風港”之一。高力國際中國區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汪蓓認為,房地產投資需求長期存在,疫情只會影響市場投資節奏,國內一線城市優質資產將成為內外資本抗疫周期下的最佳防守工具。商業地產交易會在疫情逐步穩定后出現一定的釋放,消化之前所壓抑的需求。目前,由于國際間差旅限制等因素,外資決策流程將相對慢于內資投資人。
以北京物業市場為例,2020年一季度,北京市場共錄得3筆大宗交易成交,分別是綜合體、酒店及寫字樓,最大的交易是位于朝陽區的LG雙子塔。新加坡主權基金GIC以11億美元將其收購,占一季度總成交額的92%。
高力國際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嚴區海指出,自3月下旬以來,投資者已逐步恢復活躍度,在北京市場尋找投資機會,安排勘察項目等。其關注重點仍是寫字樓市場。除了城市更新類項目外,已具有現金流的持有型物業亦成為投資人關注的類型。
這次疫情雖然對大部分行業帶來負面影響,但嚴區海指出,線上科技公司,醫藥與醫療公司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等行業由于疫情影響需求反向增加,其承租能力穩定且有擴張的可能性。以北京市場為例,這些行業普遍都分布在有產業聚集性的商務園區,例如中關村、上地產業園等。商務園項目將可能成為具有增長爆發力的子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8日,位于北京東四環的中弘大廈以3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高于32.31億元的市場評估價,顯示投資者對北京優質辦公樓物業態度樂觀。中弘大廈之前因開發商出現資金鏈危機,已爛尾多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